筑一座通往未来的教育之桥 |
We build too many walls and not enough bridges。
--Issac Newton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在寻找连接中度过一生:与这个世界的连接,与他人的连接,与自己的本真连接。在这个变幻莫测又激动人心的时代,教育的焦点也许不再是高效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训,或者令人满意的升学结果及就业率,而是帮助受教育者如何更好的建立这些连接,让他们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成为一个内心稳定而充盈的人。
因此,“通”,是筑桥实验小学的办学精神。我们希望学校能成为孩子们的桥梁,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内驱力、使命感和行动力,融通传统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终生学习者。
01
学校简介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筑桥实验小学是由上海景致投资有限公司举办的五年全日制小学,委托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管理,隶属平和教育集团。筑桥实验小学传承平和二十年办学精华,并将融合全球先进教育理念,旨在成为一所立足于中华文化的世界一流小学。
02
地理位置
筑桥实验小学位于浦东张江科学城的核心区域,毗邻上海科技大学,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张江校区,诺华上海园区,百度上海研发中心等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社区文化面向未来,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03
师资管理
筑桥实验小学的管理团队全部来自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教师团队由平和教师及来自其他公、民办学校的优秀教师共同组成。筑桥的教师队伍多元而充满活力。有留学海外多年的海归人才、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教学经验十年以上的成熟教师和锐意进取的年轻教师。团队文化平等开放,学校还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和个人发展课程。我们不仅培养学生享受学习的状态,帮助他们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给予教师和家长成为终生学习者的平台和机会。
04
筑桥课程
课程理念:
在筑桥实验小学,我们认为课程是学生校园生活的总和。孩子们在学校中的所有经历,包括所见、所听、所尝、所闻、所感,都是课程的一部分。这个大课程的概念包括四个维度:校园环境、语言体系、学科课堂、教育学研究。校园环境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氛围和动力,语言体系可以准确地表达我们的价值观和培养目标,学科课堂强调无边界的探究性学习,教育学研究将保证课程的专业性和迭代发展。
关键领域:
筑桥课程最关注的三个领域是品格、科学素养和美学素养。品格是行动力的基石。培养一个孩子的品格,包括帮助他们形成坚毅的品质,乐观的精神,敢于冒险的态度,感恩的心态等等。在此基础上,一个孩子应该同时具有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能力。理性能力,指的是科学素养和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感性能力,指的是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未来,能够量化的知识和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解决和替代,平衡发展的理性和感性能力会成为孩子们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路径:
筑桥课程的内容会在国家课程基础上,一方面沿用平和已有的优秀校本课程,同时增加符合筑桥教育理念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包括汉字思维、科学史、食育、英文戏剧、民乐、游泳、儿童哲学等。在课堂组织方面,融入项目式学习(PBL)和跨学科整合课程,以打破课堂和现实生活之间的隔阂,让孩子们有机会运用他们所学到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教师会退出课堂中心的角色,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校园环境
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筑桥实验小学在校园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筑桥的建筑设计师是设计了上海新天地和上海迪斯尼园区的美国建筑大师Ben Wood;内部装修由负责上海中心和Facebook总部内装的Gensler公司实现;音乐厅由世界声乐大师、上海交响音乐厅的设计师丰田泰久先生亲自主持建造;所有休息区的椅子,也都是独立设计师的获奖作品。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环境里给孩子们持续自然的美学浸润,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功能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挖掘内心的兴趣所在。
教学楼主梯
休息区
音乐厅
游泳池
图书馆
06
未来
作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我们对学校的愿景,并不止于一座小学。具象层面,我们在积极地筹划筑桥中学。抽象层面,我们希望筑桥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场所,更是集合了学生、家长、老师、社会的学习共同体。这里将会汇聚一群快乐自信的终生学习者,并最终成为集聚社会优秀资源和让这些精彩的思想碰撞生发的社区中心。
我们希望筑桥连接的,是现实和梦想,学校和社会,孩子和成人,现在和未来。这将是一场充满了热情、乐趣和挑战的探索。 筑桥实验小学非常诚挚地邀请认同我们的培养目标,希望为孩子提供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家长们,更多地了解我们,和我们一起建筑这座通往未来的教育之桥。
筑一座通往未来的教育之桥 |
We build too many walls and not enough bridges。
--Issac Newton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在寻找连接中度过一生:与这个世界的连接,与他人的连接,与自己的本真连接。在这个变幻莫测又激动人心的时代,教育的焦点也许不再是高效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训,或者令人满意的升学结果及就业率,而是帮助受教育者如何更好的建立这些连接,让他们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成为一个内心稳定而充盈的人。
因此,“通”,是筑桥实验小学的办学精神。我们希望学校能成为孩子们的桥梁,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内驱力、使命感和行动力,融通传统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终生学习者。
01
学校简介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筑桥实验小学是由上海景致投资有限公司举办的五年全日制小学,委托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管理,隶属平和教育集团。筑桥实验小学传承平和二十年办学精华,并将融合全球先进教育理念,旨在成为一所立足于中华文化的世界一流小学。
02
地理位置
筑桥实验小学位于浦东张江科学城的核心区域,毗邻上海科技大学,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张江校区,诺华上海园区,百度上海研发中心等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社区文化面向未来,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03
师资管理
筑桥实验小学的管理团队全部来自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教师团队由平和教师及来自其他公、民办学校的优秀教师共同组成。筑桥的教师队伍多元而充满活力。有留学海外多年的海归人才、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教学经验十年以上的成熟教师和锐意进取的年轻教师。团队文化平等开放,学校还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和个人发展课程。我们不仅培养学生享受学习的状态,帮助他们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给予教师和家长成为终生学习者的平台和机会。
04
筑桥课程
课程理念:
在筑桥实验小学,我们认为课程是学生校园生活的总和。孩子们在学校中的所有经历,包括所见、所听、所尝、所闻、所感,都是课程的一部分。这个大课程的概念包括四个维度:校园环境、语言体系、学科课堂、教育学研究。校园环境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氛围和动力,语言体系可以准确地表达我们的价值观和培养目标,学科课堂强调无边界的探究性学习,教育学研究将保证课程的专业性和迭代发展。
关键领域:
筑桥课程最关注的三个领域是品格、科学素养和美学素养。品格是行动力的基石。培养一个孩子的品格,包括帮助他们形成坚毅的品质,乐观的精神,敢于冒险的态度,感恩的心态等等。在此基础上,一个孩子应该同时具有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能力。理性能力,指的是科学素养和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感性能力,指的是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未来,能够量化的知识和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解决和替代,平衡发展的理性和感性能力会成为孩子们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路径:
筑桥课程的内容会在国家课程基础上,一方面沿用平和已有的优秀校本课程,同时增加符合筑桥教育理念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包括汉字思维、科学史、食育、英文戏剧、民乐、游泳、儿童哲学等。在课堂组织方面,融入项目式学习(PBL)和跨学科整合课程,以打破课堂和现实生活之间的隔阂,让孩子们有机会运用他们所学到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教师会退出课堂中心的角色,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校园环境
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筑桥实验小学在校园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筑桥的建筑设计师是设计了上海新天地和上海迪斯尼园区的美国建筑大师Ben Wood;内部装修由负责上海中心和Facebook总部内装的Gensler公司实现;音乐厅由世界声乐大师、上海交响音乐厅的设计师丰田泰久先生亲自主持建造;所有休息区的椅子,也都是独立设计师的获奖作品。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环境里给孩子们持续自然的美学浸润,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功能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挖掘内心的兴趣所在。
教学楼主梯
休息区
音乐厅
游泳池
图书馆
06
未来
作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我们对学校的愿景,并不止于一座小学。具象层面,我们在积极地筹划筑桥中学。抽象层面,我们希望筑桥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场所,更是集合了学生、家长、老师、社会的学习共同体。这里将会汇聚一群快乐自信的终生学习者,并最终成为集聚社会优秀资源和让这些精彩的思想碰撞生发的社区中心。
我们希望筑桥连接的,是现实和梦想,学校和社会,孩子和成人,现在和未来。这将是一场充满了热情、乐趣和挑战的探索。 筑桥实验小学非常诚挚地邀请认同我们的培养目标,希望为孩子提供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家长们,更多地了解我们,和我们一起建筑这座通往未来的教育之桥。
万玮校长:做世界一流水准的中国本土学校 |
1月3日,由民进上海市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在沪举行。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先生在论坛上做了“做世界一流水准的本土教育”的主题演讲。
1
教育国际化
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
01
我的教育夙愿
作为一所上海民办学校的校长,我一直有一个夙愿:建一所世界一流水准的中国学校。
02
世界水平的教育
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准不低。PISA测试排在前列的大都是使用筷子的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东方的文化和教育传统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着很大优势。但中国学生的作业时间长,应试氛围浓,学习效率低,西方对这一点极不认同,我们自己也很清楚。
03
国际化教育的定义
要对世界有充分的了解,必须站在西方的观念上理解西方。
——任正非
刚刚过去的12月,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之后,任正非的一篇内部讲话在网络上流行,让人赞叹。任正非说:要解决在西方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观,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
我们欣逢盛世,处于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我们希望下一代具备全球眼光、国际视野。因此,教育国际化成为一个命题。什么是国际化?
“国际化”是你懂得使用国际通用的语言、方法和技巧,把自己民族最特别的东西推销出去,让外面的人看得懂、听得懂、认识你。
——龙应台
2
世界一流的中国教育
01
世界一流的中国学校
要办一所世界一流水准的中国学校,我认为需要在四个方面对学生提供支持。
首先要让孩子们理解中国文化,认同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其次要对西方的文化和行事习惯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孩子们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可以认识到和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机会和使命;最后,教育的终极目标仍然是让孩子们成为“更加完整的人”,拥有创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02
世界一流的中国课程
平和双语学校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我1996年就来到这所学校工作,担任校长已经是第六个年头。2017年,我有一个机会,在张江创办了一所全新的筑桥实验小学。学校提出了“大课程”的概念,希望孩子们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所有的感受和体验皆是课程。大课程分成四个维度,包括学校的环境、沟通语言、具体的课堂以及与大学联动的教育学研究。下面简单介绍我们这一年多来的一些做法。
3
四大办学实践
01
东方文化认同
筑桥实验学校执行国家课程,没有外方校长,不设外方班主任。我们用丰富有趣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向孩子们传递。例如我们开发了一门食育课,专门跟孩子们聊关于“吃“的那些事儿。7、8岁的孩子,社会经验和理解能力还非常有限,孔孟之道、三字经对于他们太遥远,而从食物入手,源自天性和日常的生活,孩子们就容易接受。食育课程从食物出发,融入24节气、民俗、文化、历史,诗歌,绘画等等相关的内容,让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乐趣,进而产生认同和喜爱。再比如语文课专门拿出了一定课时来讲汉字的起源和演化故事。孩子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文字是如何从甲骨文一步一步的发展成我们的现代文字的,通过这个追溯和解构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中国人思维的特点。此外,学校还设有民乐课、武术课等,课间操的时候也会去学习五禽戏。
02
西方文化理解
我们引入了三套西方课程。第一个是正面管教,强调成年人要尊重孩子们的想法,不粗鲁不娇纵,温柔地坚持。比如大家看到图片中,所有班级内的问题并不是由老师来判断对错的,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来商讨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是项目式学习PBL,它主张孩子们通过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来学习,不再有确定答案,他们需要通过整合信息,作出分析,重组创造,最终呈现一个对真实世界可以产生影响的作品。第三个是儿童哲学课程,孩子们常常问为什么,每一个都是哲学问题。通过对孩子们自己提出的哲学问题的讨论,如什么人是好人、宇宙从哪里来、为什么要上学等等,引导孩子们进行理性的思考、辩论和陈述。提升西方文化理解不是简单堆砌外教和增加英文课,而是帮助孩子们用西方逻辑来讲述中国故事。
03
责任和使命
这一代孩子努力学习的目标,不仅是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应该是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我们在目前的教育中看到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非常优秀的孩子进入了国内或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但却或者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茫然无为,或者只是以此作为找到高薪工作的跳板而已,真正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寥寥无几。这可能是我们的教育和真正的世界一流的教育之间的一个巨大的差距。我们与华东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将纸笔考试转变为指向素养的过程性评价。同时,从学生入学之初,就尽一切可能让他们接触真实的社会,了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做出改变,通过这些慈善、交流类的活动,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也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能力让世界变得更好。
04
完整的人
我们的教育,如何能够让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社会的一枚螺丝钉,更是有创造幸福、感知幸福的能力的“全人”?筑桥实验小学的课程关注三大关键领域,分别是品格能力、理性素养和感性素养。良好的品格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基石,理性素养让孩子们能够,以事实依据,逻辑推理和审辩性思维的方式,处理信息、理性决策,感性素养是感知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筑桥实验小学,品格培养渗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之中,科学课由理科博士教授,美学课则是筑桥重点打造的校本核心课程,刚刚介绍的食育就是美育课程的一个版块。我们还特别重视教师发展与家校沟通,在建校伊始,就进行了学生课程、家长课程和教师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师,学生,家长在相同的理念之下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面向未来,我们也意识到学校形态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发展,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构建校园内外的学习共同体,学校成为汇聚和生发的社区中心来回馈社会。
最后,援引牛顿曾说的一句话:我们已经建立了太多的墙,却没有足够的桥梁。教育,应该成为链接中国与世界、现代与未来的桥梁。做世界一流水准的中国本土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者的使命。
第一教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学校 |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筑桥实验小学
海科路669号,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筑桥实验小学所在地,位于金科路和中科路之间,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腹地。左邻中国科学院上海各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张江校区,右面则是百度等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
与常见的校园入口不同,这所学校没有栅栏铁门,从学校的入口看过去,整个园区的建筑风格简约、素朴,与张江的一些跨国企业倒更为相似。
与上海通常能够见到的一马平川、方方正正的校园不同,这所学校的地势高低起伏,去往教学楼的主楼需上一小段坡。
教学楼楼梯(从下往上看)
进入教学楼,不管是会议室桌椅、还是洗手间的隔门,目之所及使用的材料基本都是自然原木;不管是中庭花园还是楼梯底面充满设计感的英文字样,一步一景,处处可见学校对美的关照。
据工作人员介绍,筑桥的建筑设计师是设计了上海新天地和上海迪斯尼园区的美国建筑大师Ben Wood;内部装修由负责上海中心和Facebook总部内装的Gensler公司实现;学校的音乐厅则由世界声乐大师、上海交响音乐厅的设计师丰田泰久先生亲自主持建造;所有休息区的椅子,都是独立设计师的获奖作品。
教室
教学楼走廊
丰田泰久设计的音乐厅
环幕影院
图书馆
木工教室
烹饪教室
室内篮球、攀岩馆
室外运动场
此外,校园里还有书店、环幕影院,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泳时也能看到窗外的风景,学校把通常设在一楼的室内游泳池建在了运动中心的二楼,并配有全景天窗,据说因为承重等原因,这样的游泳池对技术的要求会一下子高上许多。
恒温游泳池 (带地暖 全景天窗 盐氯过滤系统)
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资源和精力在学校硬件建设上?这和筑桥对教育的理解有关。在筑桥人看来,孩子们在学校中的所有经历,包括所见、所听、所尝、所闻、所感,都是教育,校园环境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氛围和动力,希望在这样的环境里给孩子们持续自然的美学浸润,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功能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挖掘内心的兴趣所在。
虽然筑桥拥有全球顶配的硬件,但他们对学校“软件”的设计也让小编印象很深。
郑腾飞博士是平和双语学校科学学科负责人,同时也是筑桥课程中心的负责人,她和团队一手打造了筑桥的教育理念和课程。
从北大到MIT,一路就读名校,郑博士坦言自己是传统教育中的成功者。但30多岁以后,她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不少都有类似的困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在有了孩子之后,她开始思考到底要用什么方式教自己的孩子?她认为应试教育这套肯定不行,继续想下去:应试教育到底缺什么?
在郑博士看来,人一生都在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事情?到底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最后才是怎么去做?“但应试教育中,我们很多时候在教孩子怎么做,但孩子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要做,以及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内驱力、目标感和行动力这三点在她看来是传统教育中比较缺失的部分,却是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无法回避的功课。
所以,正如校名一样,筑桥将学校视为一座桥梁,帮助孩子们成为具有内驱力、目标感和行动力,融通传统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终生学习者。
怎么做?郑博士给小编举了一个例子:在筑桥,班级里没有明确的班干部,老师从来不会指派谁担任班长或学习委员,老师也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班级的班规是什么,要求大家遵守,而是等小朋友们在一起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问他们:你们觉得我们班级运行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请把你的问题写下来或画下来,投到班级的小罐子里。
然后,老师会组织大家一起开班会。大家从罐子里抽出一个问题,就这个问题一起来讨论。每个人可以轮番发言,如果哪个孩子不想发言,就跳过去,下一位同学继续,把每个人想到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条条列到黑板上。
最终,通过投票表决来决定哪三条是大家都认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班级同学每个人都同意的一种方案,可能会成为这个班级的一个规则。在这个基础上,小朋友还会继续讨论,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个规则,那么如果有人违反了,我们该怎么办?
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自己生发出问题,内驱力自然建立,而目标是要解决这个具体问题,则培养了孩子的目标感,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行动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孩子明白: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自己要想办法解决。”郑博士说。
一年下来,筑桥一年级四个班的班级约定、分工都不一样,每个班都有一张海报纸贴到墙上,上面是孩子们的手印或签字。
班级约定海报
同样的逻辑也体现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当中。筑桥核心教师团队曾亲赴美国学习项目化学习(PBL)的方法。目前,各学科教师都可以用项目化学习(PBL)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
在筑桥,老师们还在尝试一种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的教育,帮助孩子们慢慢懂得做一件事的目的不是为了一朵小红花或一份奖品,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有价值、值得去做,无论是出于个人兴趣,还是集体归属。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学校,喜欢老师,喜欢这种自己掌控自己的节奏,他们的意见能够决定整个班级的走向,不只是听老师的这样一种形式。”郑博士说,“我们的孩子很自主,也很自信,可以很自由的与别人交谈。当有问题、有矛盾、有冲突的时候,他们会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是去抱怨,或者说这件事情怪谁。”
关于课程设计,郑博士团队也有自己独特的考量。目前,筑桥的课程框架由三个关键领域构成:品格、科学素养和美学素养。在她看来,这三个关键领域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形态里相对缺乏,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讲非常重要的部分。
比如科学素养,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中国孩子在数理化方面基础打得牢。但郑博士认为那只是知识,并不是素养。孩子们只是在考试的时候把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但是并没有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思维的方式。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旦出了学校,不再需要考试了之后,基本上不可能用解题的方式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花了很长时间学的东西可能就没用了。
作为生物化学博士和科学教师,郑腾飞认为科学最本质的东西并非解题,而是思维过程。“事实在哪里,逻辑在哪里,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哪里,这是科学最重要的部分,但往往是我们忽视的。我们在做课程的时候,特别将这一部分加强。让孩子真正理解,科学不是数理化知识,科学是一种方法。”她说。
而讲到美学素养,郑博士直言不讳地说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审美普遍很差,我们过往的教育体系,对于美学素养基本上是空白的。
“我们应该如何去欣赏一个东西?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文字才是美的,好的,能引起人的共鸣,带来美的享受的?我们教育中涉及的很少很少。”
但在她看来,美学素养对当下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美学素养中所蕴涵的创造、共情等能力,在未来人工智能非常发达的时代都是我们人类有别于人工智能的特质。
品格则是基石,是抛开知识层面学到的东西,尊重他人,谦和的与别人相处,乐观、坚毅,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人必备的品格力量。
所以,筑桥最希望的是帮助孩子们在品格力量的基础上,实现科学与美学素养的平衡发展。
最近几年,在上海,国际教育理念与本地教育资源结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在探索和运营中往往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中西教育融合。有的学校,甚至出现孩子崇洋媚外,对外教非常尊重,却不懂得尊重中国教师的情况。
多年海外求学经验,郑腾飞博士对国际化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国际教育一定是孩子对自己的文化有非常深的认识和理解,用外国人能听得懂的方式和语言,把自己的东西传播出去。国际化教育不是把孩子教成一个外国人。”
建校之初,筑桥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
筑桥是一所中国学校,不是在中国开的国际学校。筑桥的孩子有很明确的身份认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第一语言是中文,对中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非常了解,而且非常认同,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英文学得非常好,非常遛是一个加分的东西。我在美国待过,一个外国人到了美国,其实别人更看重的是你能够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价值,你自己的特点是什么?而不是你的英文说得有多好,你读了多少莎士比亚小说。他们可能会想听你讲讲老子、庄子,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读西方的东西上,到了西方,你和西方人竞争什么呢?”郑博士说。
所以,在筑桥,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都是中文授课。课程也没有直接引入成熟的国际课程,而是选择自主研发,并且在课程中有意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语文课要背三字经,读汉字故事;民乐课程上每位学生需要学习一种民乐器;美学课会讲《山海经》里的故事,学习《清明上河图》;学校还有一门跟着二十四节气运转的食育课。
学生的《汉字思维》美术作品
学生创作的《漂流绘本》
没想到这些课程小朋友非常感兴趣,有的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比如学校的《汉字思维》课从盘古开天开始讲,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历史故事。小朋友学了以后,自己会做成“漂流绘本”,用他们学到的汉字编故事、画画,编好以后传给下一个小朋友,请他再接着往下编。
食育课除了上课,学生每周会种一次菜
再比如,小满节气,食育课上,教师会让学生先将小麦进行拆解,从植物学的角度了解小麦的结构。然后会让他们剥麦子,用五感的方式去触摸、感觉和品尝麦仁,了解什么是灌浆,为什么麦仁在小满的时候是甜的。最后,会花五分钟让孩子们一粒粒剥麦仁,体验劳动感、参与感,以及汗水。食育课程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孩子们午餐剩饭的现象大大改善。
在筑桥人的定义里,学校不只是学生上学的地方,而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一个教育的场所。每个人进到这个场所,都在用自己的生活诠释教育。所以,筑桥的课程目前有三套,除了学生课程,还有教师课程、家长课程,其中,有一些主题学生、教师、家长还会共同学习。
比如,学校非常重视语言体系建设,将语言体系视为学校价值观的直接体现,邀请了正面管教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师为全体教师,包括后勤员工进行了持续的培训,也在家长课程中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工作坊。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来到家长课堂上课
每月1-2次的家长课程,除了工作坊,还有讲座、读书会等形式。邀请专家分享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以及家长如何与学校一同发展孩子的品格、科学素养和美学素养,以多种方式和资源邀请家长与孩子和学校一同成长。
采访中,筑桥工作人员向小编介绍,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后勤服务,家长自发组织的读书会每场都会有家长感动落泪,大家一起学习《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沟通技巧,也增进了对自我、对子女、对家庭、对教育的理解。
家长教室“悟静间”
家长读书会
另外,筑桥还有一个特殊的驻校专家机制。如果你在校园里走一圈,与你擦肩而过的可能会有中国正面管教发起人张宏武、台北敦化小学原校长吴慧琳等,他们都是筑桥的驻校专家,每周有固定的时间驻校指导、上课,如美学教育专家吴慧琳为学校美学素养教育的研发和实施提供全面支持。
驻校专家吴慧琳老师为家长上音乐课
采访过程中,小编有一个强烈的感受:筑桥教育团队对高品质中国教育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不计成本的。而他们的工作也促使我们思考:假如可以跳出对学校的“刻板印象”,重新想象,在中国,高品质的教育还有哪些未知的可能?
第一教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学校 |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筑桥实验小学
海科路669号,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筑桥实验小学所在地,位于金科路和中科路之间,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腹地。左邻中国科学院上海各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张江校区,右面则是百度等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
与常见的校园入口不同,这所学校没有栅栏铁门,从学校的入口看过去,整个园区的建筑风格简约、素朴,与张江的一些跨国企业倒更为相似。
与上海通常能够见到的一马平川、方方正正的校园不同,这所学校的地势高低起伏,去往教学楼的主楼需上一小段坡。
教学楼楼梯(从下往上看)
进入教学楼,不管是会议室桌椅、还是洗手间的隔门,目之所及使用的材料基本都是自然原木;不管是中庭花园还是楼梯底面充满设计感的英文字样,一步一景,处处可见学校对美的关照。
据工作人员介绍,筑桥的建筑设计师是设计了上海新天地和上海迪斯尼园区的美国建筑大师Ben Wood;内部装修由负责上海中心和Facebook总部内装的Gensler公司实现;学校的音乐厅则由世界声乐大师、上海交响音乐厅的设计师丰田泰久先生亲自主持建造;所有休息区的椅子,都是独立设计师的获奖作品。
教室
教学楼走廊
丰田泰久设计的音乐厅
环幕影院
图书馆
木工教室
烹饪教室
室内篮球、攀岩馆
室外运动场
此外,校园里还有书店、环幕影院,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泳时也能看到窗外的风景,学校把通常设在一楼的室内游泳池建在了运动中心的二楼,并配有全景天窗,据说因为承重等原因,这样的游泳池对技术的要求会一下子高上许多。
恒温游泳池 (带地暖 全景天窗 盐氯过滤系统)
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资源和精力在学校硬件建设上?这和筑桥对教育的理解有关。在筑桥人看来,孩子们在学校中的所有经历,包括所见、所听、所尝、所闻、所感,都是教育,校园环境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氛围和动力,希望在这样的环境里给孩子们持续自然的美学浸润,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功能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挖掘内心的兴趣所在。
虽然筑桥拥有全球顶配的硬件,但他们对学校“软件”的设计也让小编印象很深。
郑腾飞博士是平和双语学校科学学科负责人,同时也是筑桥课程中心的负责人,她和团队一手打造了筑桥的教育理念和课程。
从北大到MIT,一路就读名校,郑博士坦言自己是传统教育中的成功者。但30多岁以后,她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不少都有类似的困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在有了孩子之后,她开始思考到底要用什么方式教自己的孩子?她认为应试教育这套肯定不行,继续想下去:应试教育到底缺什么?
在郑博士看来,人一生都在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事情?到底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最后才是怎么去做?“但应试教育中,我们很多时候在教孩子怎么做,但孩子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要做,以及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内驱力、目标感和行动力这三点在她看来是传统教育中比较缺失的部分,却是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无法回避的功课。
所以,正如校名一样,筑桥将学校视为一座桥梁,帮助孩子们成为具有内驱力、目标感和行动力,融通传统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终生学习者。
怎么做?郑博士给小编举了一个例子:在筑桥,班级里没有明确的班干部,老师从来不会指派谁担任班长或学习委员,老师也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班级的班规是什么,要求大家遵守,而是等小朋友们在一起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问他们:你们觉得我们班级运行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请把你的问题写下来或画下来,投到班级的小罐子里。
然后,老师会组织大家一起开班会。大家从罐子里抽出一个问题,就这个问题一起来讨论。每个人可以轮番发言,如果哪个孩子不想发言,就跳过去,下一位同学继续,把每个人想到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条条列到黑板上。
最终,通过投票表决来决定哪三条是大家都认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班级同学每个人都同意的一种方案,可能会成为这个班级的一个规则。在这个基础上,小朋友还会继续讨论,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个规则,那么如果有人违反了,我们该怎么办?
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自己生发出问题,内驱力自然建立,而目标是要解决这个具体问题,则培养了孩子的目标感,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行动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孩子明白: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自己要想办法解决。”郑博士说。
一年下来,筑桥一年级四个班的班级约定、分工都不一样,每个班都有一张海报纸贴到墙上,上面是孩子们的手印或签字。
班级约定海报
同样的逻辑也体现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当中。筑桥核心教师团队曾亲赴美国学习项目化学习(PBL)的方法。目前,各学科教师都可以用项目化学习(PBL)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
在筑桥,老师们还在尝试一种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的教育,帮助孩子们慢慢懂得做一件事的目的不是为了一朵小红花或一份奖品,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有价值、值得去做,无论是出于个人兴趣,还是集体归属。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学校,喜欢老师,喜欢这种自己掌控自己的节奏,他们的意见能够决定整个班级的走向,不只是听老师的这样一种形式。”郑博士说,“我们的孩子很自主,也很自信,可以很自由的与别人交谈。当有问题、有矛盾、有冲突的时候,他们会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是去抱怨,或者说这件事情怪谁。”
关于课程设计,郑博士团队也有自己独特的考量。目前,筑桥的课程框架由三个关键领域构成:品格、科学素养和美学素养。在她看来,这三个关键领域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形态里相对缺乏,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讲非常重要的部分。
比如科学素养,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中国孩子在数理化方面基础打得牢。但郑博士认为那只是知识,并不是素养。孩子们只是在考试的时候把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但是并没有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思维的方式。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旦出了学校,不再需要考试了之后,基本上不可能用解题的方式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花了很长时间学的东西可能就没用了。
作为生物化学博士和科学教师,郑腾飞认为科学最本质的东西并非解题,而是思维过程。“事实在哪里,逻辑在哪里,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哪里,这是科学最重要的部分,但往往是我们忽视的。我们在做课程的时候,特别将这一部分加强。让孩子真正理解,科学不是数理化知识,科学是一种方法。”她说。
而讲到美学素养,郑博士直言不讳地说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审美普遍很差,我们过往的教育体系,对于美学素养基本上是空白的。
“我们应该如何去欣赏一个东西?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文字才是美的,好的,能引起人的共鸣,带来美的享受的?我们教育中涉及的很少很少。”
但在她看来,美学素养对当下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美学素养中所蕴涵的创造、共情等能力,在未来人工智能非常发达的时代都是我们人类有别于人工智能的特质。
品格则是基石,是抛开知识层面学到的东西,尊重他人,谦和的与别人相处,乐观、坚毅,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人必备的品格力量。
所以,筑桥最希望的是帮助孩子们在品格力量的基础上,实现科学与美学素养的平衡发展。
最近几年,在上海,国际教育理念与本地教育资源结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在探索和运营中往往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中西教育融合。有的学校,甚至出现孩子崇洋媚外,对外教非常尊重,却不懂得尊重中国教师的情况。
多年海外求学经验,郑腾飞博士对国际化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国际教育一定是孩子对自己的文化有非常深的认识和理解,用外国人能听得懂的方式和语言,把自己的东西传播出去。国际化教育不是把孩子教成一个外国人。”
建校之初,筑桥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
筑桥是一所中国学校,不是在中国开的国际学校。筑桥的孩子有很明确的身份认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第一语言是中文,对中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非常了解,而且非常认同,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英文学得非常好,非常遛是一个加分的东西。我在美国待过,一个外国人到了美国,其实别人更看重的是你能够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价值,你自己的特点是什么?而不是你的英文说得有多好,你读了多少莎士比亚小说。他们可能会想听你讲讲老子、庄子,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读西方的东西上,到了西方,你和西方人竞争什么呢?”郑博士说。
所以,在筑桥,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都是中文授课。课程也没有直接引入成熟的国际课程,而是选择自主研发,并且在课程中有意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语文课要背三字经,读汉字故事;民乐课程上每位学生需要学习一种民乐器;美学课会讲《山海经》里的故事,学习《清明上河图》;学校还有一门跟着二十四节气运转的食育课。
学生的《汉字思维》美术作品
学生创作的《漂流绘本》
没想到这些课程小朋友非常感兴趣,有的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比如学校的《汉字思维》课从盘古开天开始讲,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历史故事。小朋友学了以后,自己会做成“漂流绘本”,用他们学到的汉字编故事、画画,编好以后传给下一个小朋友,请他再接着往下编。
食育课除了上课,学生每周会种一次菜
再比如,小满节气,食育课上,教师会让学生先将小麦进行拆解,从植物学的角度了解小麦的结构。然后会让他们剥麦子,用五感的方式去触摸、感觉和品尝麦仁,了解什么是灌浆,为什么麦仁在小满的时候是甜的。最后,会花五分钟让孩子们一粒粒剥麦仁,体验劳动感、参与感,以及汗水。食育课程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孩子们午餐剩饭的现象大大改善。
在筑桥人的定义里,学校不只是学生上学的地方,而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一个教育的场所。每个人进到这个场所,都在用自己的生活诠释教育。所以,筑桥的课程目前有三套,除了学生课程,还有教师课程、家长课程,其中,有一些主题学生、教师、家长还会共同学习。
比如,学校非常重视语言体系建设,将语言体系视为学校价值观的直接体现,邀请了正面管教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师为全体教师,包括后勤员工进行了持续的培训,也在家长课程中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工作坊。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来到家长课堂上课
每月1-2次的家长课程,除了工作坊,还有讲座、读书会等形式。邀请专家分享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以及家长如何与学校一同发展孩子的品格、科学素养和美学素养,以多种方式和资源邀请家长与孩子和学校一同成长。
采访中,筑桥工作人员向小编介绍,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后勤服务,家长自发组织的读书会每场都会有家长感动落泪,大家一起学习《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沟通技巧,也增进了对自我、对子女、对家庭、对教育的理解。
家长教室“悟静间”
家长读书会
另外,筑桥还有一个特殊的驻校专家机制。如果你在校园里走一圈,与你擦肩而过的可能会有中国正面管教发起人张宏武、台北敦化小学原校长吴慧琳等,他们都是筑桥的驻校专家,每周有固定的时间驻校指导、上课,如美学教育专家吴慧琳为学校美学素养教育的研发和实施提供全面支持。
驻校专家吴慧琳老师为家长上音乐课
采访过程中,小编有一个强烈的感受:筑桥教育团队对高品质中国教育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不计成本的。而他们的工作也促使我们思考:假如可以跳出对学校的“刻板印象”,重新想象,在中国,高品质的教育还有哪些未知的可能?